大鼠四氯化碳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30~250g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CCl4,剂量为0.15ml/kg体重,每周2次,同时以0.4g/L苯巴比妥溶液为其饮用水,连续给药4周,造成慢性肝损害模型。于第4周末,1/2动物测门静脉压,具体方法为:大鼠禁食24h后麻醉,腹正中切口暴露肝三角区,分离门静脉,手术过程中腹腔内及腹部覆以浸有生理盐水的棉花,将PE-50导管上的23号针插入门静脉以测门静脉压,然后取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4周时大鼠明显显示了肝硬化的病变过程,给药8周时大鼠显示了肝硬化症状。
也有人采用四氯化碳(CCl4)加苯巴比妥钠加食用白酒综合法进行诱导。方法如下:诱导期,实验动物在诱导前以每升蒸馏水中含0.35g苯巴比妥钠的溶液作为大鼠的惟一饮用水,时间为1周,饲料使用普通大鼠饲料;成模期,按0.5ml/100g剂量予以腹腔注射40%CCl4中性菜子油溶液,每周2次,持续4周;同时以10%乙醇溶液(由食用白酒加蒸馏水配制)为其惟一饮用水。第5周开始改为用50%CCl4中性菜子油溶液,以0.5ml/100g标准腹腔注射,每周2次,持续4周;同时改为以30%乙醇溶液为其惟一饮用水至实验结束,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时间共计9周,成模率为80%以上。
成模的标准为:门静脉穿刺测压大于对照组;肉跟可观察到肝硬化结节形成及肝脏组织切片要求能够看到假小叶的形成。检测指标包括:成模后开腹测门静脉压力(PVP);取其血液检测肝功能:血清总蛋白(TSP)、白蛋白(SAB)、球蛋白(SG)、总胆红素(STB)、谷丙转氨酶(OP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RBC);肝组织送病理切片。模型可见肝内假小叶广泛形成,假小叶内可见纤维再分隔现象,同时伴有明显的肝细胞再生结节。
(2)模型特点 此模型制作周期短,成模率高,死亡率低,适于大批量制作。但大鼠对CCL反应的个体差异较大,将影响成模率,不如以犬作为造模动物的可靠性好。
(3)比较医学 小动物的模型也有其优势,比如模型相对稳定,对饮食控制要求不高。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的机理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细胞的各种成分,造成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与坏死,而乙醇为酶诱导剂,损害线粒体,增加肝细胞氧耗量,还可增强CCl4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两者同时作用可促进肝硬化的形成,苯巴比妥钠通过提高细胞色素P450活性,从而增加肝细胞对CCl4的敏感性。在饮用水中加入苯巴比妥钠可促进大鼠产生持久的肝硬化,可提高成模率,降低动物的死亡率。此种方法制作的肝硬变模型,组织学改变与人类肝硬变相似,门静脉压力显著增高并产生一定程度的门体交通支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