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大鼠四氯化碳门脉高压肝硬化伴腹水模型
2017年03月14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00~250g SD雄性大鼠,第1周每天给予苯巴比妥溶液(0.35g/L)作为饮用水和诱导期,第2周始每周2次给予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每次剂量为0.2ml/100g,首剂加倍,连续14周,如果大鼠体重较前一次下降30%以上,则停皮下注射1次。14周后通过测量动物腹围及腹腔诊断性穿刺来判断是否有腹水。14周后肝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肝外表凹凸不平,见大小不等的结节,外表颜色呈褐色或土黄色,质脆,光镜下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明显,假小叶形成。45%大鼠存在腹水,腹水量约为4ml,模型大鼠存活率约为50%。
(2)模型特点 此模型为改良的CCl4加苯巴比妥方法,延长了造模大鼠的生存时间,将苯巴比妥的应用置于应用 CCl4前作为诱导,而非同时给予,既能快速使大鼠进入肝纤维化状态,同时又减少两药合用后可能对大鼠生存率的影响。而增加动物的存活率可以明显影响肝硬化腹水大鼠的获得。且动物的体重也应该严格控制,体重低于200g时停用CCl4。
(3)比较医学 模型动物肝脏无论是大体上的改变还是光镜下组织学的改变除脂肪变较为明显外,与人类的肝硬化肝脏表现较为相似,肝功能明显改变,出现较明显低蛋白血症,且伴门静脉压力的明显增高,同时与单纯CCl4造模法相比较,腹水的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无增高,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大鼠模型的要求。由于CCl4毒性作用诱导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人体病毒性、免疫性肝损伤仍有差别,分析时仍应予以注意。
上一篇:大鼠四氯化碳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03-13 ]
下一篇:硫代乙酰胺致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 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