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丙型肝炎模型

来源:《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利用转染技术,使用阳离子脂质体携带位于β-actin下游的全长HCV cDNA,随后将脂质体注射到大鼠的胆囊内,可以建立大鼠的丙型肝炎模型。注射2d后,采用RT-PCR的方法在大鼠肝内可检测到全长的病毒RNA。免疫组化在部分肝细胞中观察到了散在的核心抗原。

此外,通过肝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将携带HCV核心抗原和E1蛋白基因的载体分别经肝门静脉注入了大鼠和小鼠的肝细胞中,可在肝细胞中检测到了质粒的复制和核心抗原RNA的合成,免疫组化可检测到核心抗原的生成。少数肝细胞中存在核心抗原的现象,与临床上许多病人的感染特征类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