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选兔,也可选用大鼠。每组不少于3只。应设生理盐水对照或/和溶媒对照组,可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根据受试物的特点和刺激性反映情况选择观察时间, 观察期结束时应对部分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在左右两侧股四头肌内注射给药,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局部反应,如充血、红肿等。给药后48~72小时剖检观察注射局部的刺激反应,按表1计算相应的反应级,并进行局部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病理照片。
根据表1计算肌肉刺激性总反应级,计算平均值,按表2判定刺激等级。若各股四头肌反应级的最高与最低之差大于2,应另取动物重新试验。
表1 肌肉刺激反应分级标准
| 刺激反应 | 反应级 | 
| 无明显变化 | 0 | 
| 轻度充血,范围在0.5×1.0cm以下 | 1 | 
| 中度充血,范围在0.5×1.0cm以上 | 2 | 
| 重度充血,伴有肌肉变性 | 3 | 
| 出现坏死,有褐色变性 | 4 | 
| 出现广泛性坏死 | 5 | 
表2 平均分值和等级
| 平均分值 | 等级 | 
| 0.0~0.4 | 无 | 
| 0.5~1.4 | 轻微 | 
| 1.5~2.4 | 轻度 | 
| 2.5~3.4 | 中度 | 
| 3.5~4.4 | 重度 | 
| 4.5及以上 | 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