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狨猴病理剖解顺序及病料采集运输

2016年03月10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作者:陈良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尸检是诊断疾病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尸检步骤和采集病料及送检方法有助于准确诊断疾病和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一、步骤及顺序

体表及皮下组织检查
天然孔及外漏黏膜的检查:口、鼻、肛门、生殖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天然孔的颜色观察及登记。如下是几种参考值:

黏膜苍白提示可能有内出血或骨髓及造血器官发生病变 ;

黏膜紫色时应注意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疾患;

黏膜黄色应对肝、胆囊、胆管及十二指肠上胆管的开口请况作详细检查;

营养状况检查:通过被毛的光泽、肌肉的丰满度及皮下脂肪对病猴做出营养状况的判断,分良好、中等及不良三等;

皮肤检查:有无充血、出血、溃疡、外伤、脓肿和肿瘤、气肿、出血、坏死;

淋巴检查:是否肿大、切面有无水肿、出血、坏死;

公猴的阴囊和母畜的乳房有无变异

腹腔器官的检查

主要对胃肠、肝胆、胰腺、肾进行检查

胃及十二指肠:容积大小、质度、浆膜是否光滑、内容物性状、黏膜有无脱落溃疡;

肝脏:形态、颜色、边缘状态,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增厚、胆管有无增粗、肝小叶结构、颜色、胆管、血液含量、胆囊状态、胆汁性状、浆膜及粘膜状态等;

胰腺及检查:颜色、质度、小叶结构、表面及切面情况、有无寄生虫;

肾脏:形状、大小、边缘状态、包膜及包膜是否容易剥离、表面光滑度、切面是否隆起、、肾盂黏膜及肾盂内有无异常;

肾上腺:大小、形状、皮质和髓质的颜色及比例机构是否清晰、有无其他病变;

检查时应注意各器官的淋巴结的变化。

胸前器官的检查

主要检查心、肺、口腔、颈部器官的检查

心脏检查:体积、心腔内血液性状有无异常、心内膜和心瓣膜是否光滑、心肌的色泽质度及心壁的薄厚;

肺脏:颜色、体积、形状是否正常,表面光滑度、肺小叶的间质是否明显、肺内有无充气或积液、切面的正常与否(如否,应对病变的范围、色泽、质度、湿度计结构状态、病变部支气管及血管情况)

口腔及颈部器官

主要是膀胱及生殖道的检查

盆腔内有无异物、浆膜光滑度、膀胱及尿道是否异常(检查尿液: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膀胱内进行抽取)、公猴杨进、龟头黏膜状态、睾丸及副性腺有无异常、母猴的子宫阴道有无异常、妊娠母猴应检查胎儿及胎盘情况;

脑、脊髓及剖检

主要是大脑、小脑、脊髓的检查

脊髓:一般取颈部、胸部、腰部脊髓三部分进行大体和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注射器刺入蛛网膜下腔抽取。

鼻腔的检查:两侧鼻甲骨是否对称、有无萎缩、黏膜状态、有无异常物及疤痕。

骨、关节及肌肉及检查:骨的大小、形态、骨膜状态,顾得硬度计骨髓色泽、关节的外形、关节腔的液体性状数量、关节有无粘连、韧带是否完整、肌肉的大小颜色质度、肌束间有无出血充气积液及结缔组织的增生有无等。

二、剖检的病料采集

1. 采集病料前的注意事项:

同一块组织中,应包括病灶和正常组织两个部分;

遇到不明病例时,应多选取组织部位;

病理材料切勿挤压和损伤组织,如需冲洗必须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病理材料厚度小于4cm,固定液为采集病料的10倍左右。

2. 细菌学检查材料的采集:无菌操作,取材器械的清洁及采集器官表面的清洁及杂菌的消灭在切开皮肤之前用来苏儿消毒。

心血、胸腹水、心囊液、关节液及脑脊液:以无菌注射器吸取后注入经过消毒的容器中;⑴浓汁及渗 出物用无菌棉棒采取后,置于消毒的试管中运送;⑵血液应待血液完全硬固后置于离心机中3000r/min离心10min后抽取上清液即可。

实质脏器:应用无菌解剖剪采取大小适当的组织块置于灭菌的试管或容器中,如同的脏器应分别装有于不同的容器中,避免污染。

病毒学检查材料的采集:采集需要检查病毒的材料(组织、血液、脊髓也等)采取病灶部位的组织置于灭菌容器中,冷藏送检。

3.病原学检查样品采集和运送: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采集不同部位组织器官,采集后进行详细标记,如具有较高传染性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原则上要求采集立即安排送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不能满足条件分情况讨论:⑴在几个小时内可以将病料密封后加冰袋低温运送;⑵超过10小时之外则应将病料冷冻(至少-20℃)后在进行低温运送至实验室;⑶如需长期保存,应置于至少-20℃的冰箱冷冻保存。

4.血清样品的采集和运输:利用真空采血管或注射器从股动静脉采集后(不加抗凝剂)尽快析处的血清或经离心分离出的血清吸附出至离心管内并做好标记,储藏时间短者可放置在4℃冰箱内,长期储藏应置于至少-70℃冷冻保存并避免样品重复冷冻和解冻。短途运输(小于12h)可以将血清放在密封泡沫盒加冰袋冷藏运输,超过12h以上最好将血清冷冻后再加冰袋冷藏运输至实验室。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