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发布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药酒事件:科学家为谁而鸣
2018年04月23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一瓶药酒,热闹了大半个中国。虽然还没有定论,但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最后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且不论,谭秦东的文章到底对药酒企业有多大的杀伤力,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因文入狱的经历将令谭秦东终生难忘。
一瓶药酒,热闹了大半个中国。虽然还没有定论,但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最后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
且不论,谭秦东的文章到底对药酒企业有多大的杀伤力,但是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因文入狱的经历将令谭秦东终生难忘。
在这次药酒事件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我国法制建设和科学普及的任重道远。同时,也看到了“知识的确可以改变命运”。
试想,如果谭秦东仅仅是一位普通民众,很难写出相对“有理有据”的文章,以善意提醒公众谨慎服用。当然,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前,我们尚不能将谭秦东贴上“知识分子的良知”“公民的责任心”等标签。
但笔者注意到,有媒体爆料出,有多名戴着诸多学术头衔的专家与药酒企业有千丝万缕联系。比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某教授常年发表诸如“保护鸿茅药酒等非遗瑰宝义不容辞”“做好中华药酒文化的传承是鸿茅药酒发展的核心动力”等观点,而实际上,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该药酒企业董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蒙中医院某蒙医专家也是一直力挺“鸿茅药酒是蒙医瑰宝”,而他却是药企的股东之一。
于是,公众不免心生疑虑:我们到底还能不能相信所谓的“专家”?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我们必须承认,科学永远是推动社会创新进步的助推器。相比普通民众来说,科学家作为掌握某一领域前沿知识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必然会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
如果科学家仅是从科学范畴或者社会需求角度,阐释某种技术产品,或是支持或是反对,这样的做法值得鼓励。因为只有不同的观点充分交锋争辩,才会让真相愈显清晰。
而笔者所担心的是,有些科学家完全被企业所绑架,大肆鼓吹一些有利于企业产品观点,忽视产品的不利之处,甚至将“科学知识”沦落为企业的“来钱路径”,漠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反对科学家与企业的结合,因为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也一直倡导科学家要以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活动,并且与企业建立多渠道、多样化合作方式,从而让先进的科技服务社会,让百姓也享受到科学技术的温暖。
科学家只有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而并不是一味地偏袒或施压,从知识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表达观点,让科学真正地普惠于大众,这才是科学家应有的情怀和责任。
上一篇:虚拟动物数量比现实中还多[ 04-20 ]
下一篇:一只CTLA4人源化小鼠的才艺展示![ 04-20 ]
相关文章
- 国家药监局:鸿茅药酒或转处方药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