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育出世界先进水平荷斯坦后备公牛
2009年06月10日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日前,农业部专家组对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培育的23头后备荷斯坦种公牛进行了质量验收。通过对种公牛种用特征、外貌、体型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其中22头被评为特级牛,1头被评为一级牛,特级率达96%。
日前,农业部专家组对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培育的23头后备荷斯坦种公牛进行了质量验收。通过对种公牛种用特征、外貌、体型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其中22头被评为特级牛,1头被评为一级牛,特级率达96%。专家介绍,这批验收的种公牛在遗传水平、体型发育上均具备了世界顶级公牛特点,已进入正常生产,精液质量好,并陆续参加全国、河北省的后裔测定工作。专家认为,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此批种公牛的冻精,将大大加快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奶牛改良进程。
据介绍,此次验收的后备种牛均采用国外引进的优秀种用胚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而成,其中21头来源于美国,2头来源于加拿大。此批后备公牛的父亲育种值在加拿大LPI排名均在前20名,在美国TPI排名均在前30名;母亲头胎305天产奶量均达15000公斤以上,乳脂率达3.6%以上,乳蛋白率达3.1%以上。
多年来,我国种公牛多为国外活体引进,但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发生疯牛病,使得我国种公牛活体进口受到限制。为保证奶业发展需要,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在全国率先开展引进种用胚胎、培育后备种公牛的工作。从2005年起,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以工作站种母牛场为奶牛胚胎移植基地,分批引进国外优秀种用胚胎进行移植,培育后备公牛。2006年,农业部启动了“引进国外种用胚胎、培育后备公牛”项目,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为项目实施站之一,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国内其他种牛站提前整整一年。截至目前,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已出生胚胎公牛36头,最大月龄公牛已达20月龄。
为培育具有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的后备公牛,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结合河北省奶牛业发展实际制定了“河北省荷斯坦种公牛培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产奶量高、奶质好、繁殖力强、抗病性高、趾蹄健康状况好的后备种牛,同时根据河北奶农对奶牛花片的要求兼顾了奶牛花片的选育,最终通过严格的谱系筛选,确定了优质胚胎来源,并通过科学方法培育而成后备公牛。
上一篇:印度再度成功克隆出水牛[ 06-09 ]
下一篇:巨型水母泛滥日本部分海域 重达200公斤[ 06-09 ]
相关文章
- 内蒙古大学克隆出5头世界级优秀种公牛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